敦煌莫高窟壁画彩稿, 捧莲花大士,20世纪50年代绘,张大千编号第105窟,现第46窟,尺寸49x134厘米。罗寄梅夫妇主持临摹 国际在线报道(记者 林维):《丝路:文明互鉴的见证•敦煌艺术文献展》于3月8日在北京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开展。展品包括敦煌壁画粉本、敦煌壁画拓片等珍贵文物。此次展览将通过艺术文献图像、影像史料等珍贵资源,全方位展示敦煌艺术文献成果。据了解,该展年内计划前往多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巡展。 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《丝路:文明互鉴的见证•敦煌艺术文献展》于8日在北京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开幕。展览策展人、江西画廊协会执行会长何如珍介绍说,此次展览囊括70余件敦煌艺术精品,共分五个部分。“第一个部分是敦煌的壁画粉本,这个粉本大概是在40年代张大千的团队临摹的壁画粉本的手稿。第二板块是敦煌莫高窟的旧影,大概是四五十年代,可能是罗寄梅当时拍摄留下的,或者是中央研究院拍下的一批敦煌老照片,其实很珍贵。第三板块是敦煌的拓片。第四块是中国美术学院老师跟学生现在创造的敦煌壁画的线描稿。第五个板块是一个体验,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敦煌飞天的互动。” 据透露,该展览为“一带一路”系列展第一部,此后还将有“一带一路”古货币展、“一带一路”唐卡展、“一带一路”文创物品展览等。据何如珍介绍,该系列展览还计划走出国门,前往多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巡展。“未来可能是通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这个平台,走向海外各个分文化交流中心,通过展览的平台来普及中国传统的辉煌艺术。因为沿着整个丝绸之路、‘一带一路’涉及海外60多个国家,按照这个布点逐步的往外走、往外推。(记者:现在有意向的国家有哪些?)俄罗斯等国现在有意向(做展)。”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,何如珍也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在他看来,在海外推出相关展览的同时,匹配让外国观众容易理解的影像资料以及更接地气的文创产品,有利于海外受众全方位的感知和了解中国文化。“首先展览是第一层面。我觉得第二层面,随之而出去的可能是影像,对敦煌莫高窟、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浅而显的中英文讲解,让更多人能了解。第三我估计是用日用物品来传播,加快它的流通速度。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和形象的东西,把它生活化,来推出去、走出去,我觉得是最佳的传播通道。第四,我觉得随着而来的是普及性讲座,让更多人能接受、了解敦煌,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。”
|